昨天下班聽廣播聽到一個消息~
原來美國欠中國大筆的債務~
而且美國還希望中國持續購買他們的債券~
另外逛汽車論譠的時候又看到了一個消息~
中國今年1月的汽車銷量竟然第一次贏了美國~
再翻出之前看到的一些報導~
全球很多專業的經濟研究機關、公司~
都預估中國會是亞洲經濟景氣率先起飛的國家~
甚至好像還看過預測中國是"全球"帶動景氣的龍頭~
好可怕的中國...
台灣加油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美龐大國債 盼中國認購
中時 更新日期:"2008/10/12 04:33" 王銘義/綜合報導
全球股市呈現全面暴跌,世界金融危機持續惡化,七大工業國的財政部長在美國華府召開,接著可望召開廿國財政部長會議,
籌謀國際聯手挽救危機方案;據《朝鮮日報》報導,美國將在會議期間要求中國購買美國國債券。
中國持有五千一百八十七億美元美國國債,是美國第二大債權國,有關要求中國支援美國救市的聲音不斷。
前美國助理貿易代表傅瑞偉說,現在中國是美國的銀行,如果中國這次不出手協助美國解決困難,「美國會死得很慘」。
據報導,在七大工業國財長會議後,美國財政部將隨即舉行廿國財長及央行行長聯席會議,包括中國、韓國、巴西、印度、
澳大利亞、印尼、墨西哥、阿根廷等國與會,屆時,美國將強烈要求外匯存底規模龐大的中國購買債券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文匯專訊】
美國今年1月份汽車銷售量下降37.1%,達到27年來最低點,汽車銷量首次遜於中國。
據中國網2月4日報道,外電消息,美國今年1月份汽車銷售量下降37.1%,達到27年來最低點,
汽車銷量首次遜於中國。
在今天(美國時間)的通用月度銷售會議上,通用汽車全球市場分析執行理事MikeDiGiovanni表示,
09年1月估計的中國汽車銷量為790,000輛,而整個美國在1月份的汽車銷量為668,000輛。(美國媒
體汽車新聞估算的結果為656,881輛)這標誌著中國汽車月度銷量首次超過美國。與此同時,中國汽車
工業協會獲悉,2009年的中國新車銷量預計將突破980萬輛。依此態勢,將1月的美國新車銷量折算成全
年銷量約為957萬輛,這意味著中國有可能在2009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。
在美國三大汽車生產商中,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銷量下降55%,通用公司下降49%。這兩家生產商正在用美
國政府174億美元的注資進行艱難重組。前景最「樂觀」的福特公司的銷量也縮水四成。另據日本共同社報道,
日美六大車商當月在美國的銷售均出現大幅下滑。銷售成績最為突出的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約為12萬7243輛,同
比減少約五成。第二位的豐田汽車為11萬7287輛,減少31.7%。同樣深陷泥潭的福特和克萊斯勒也分別減少了
39.0%和54.8%。
分析人士稱,如此慘淡的經營讓其原本想通過自救渡過難關的希望更加渺茫。人們普遍認為,接受美國政府緊
急貸款的通用和克萊斯勒因銷售狀況不佳資金流失嚴重,將不得不再次請求援助,而這些令人寒戰的數據讓人更
有理由相信這個百般掙扎的行業會進一步影響美國國內的生產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外媒:08最大贏家是中國 經濟將率先恢復
[2009-01-04]
【文匯專訊】
2009年中國是全球經濟復甦關鍵,《金融時報》組織專家投票——誰先從困境中恢復?
中國排第二
法制晚報報道,2008年,最大的贏家是中國。2009年,中國的內需將成為世界經濟復甦的契機。
這是許多外媒對2008年的回顧,對2009年的展望。
美國《斯托克頓紀事報》認為,2008年世界的重頭戲是中國唱的。
2009年的重頭戲,仍會由中國唱。據《金融時報》昨天報道,在誰最先從危機中恢復的評選中,
中國排名第二。數十名經濟學家投了票。
2008·回顧 最大贏家是中國輸家是老美
美國《斯托克頓紀事報》認為,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2008年全球經濟低迷造就了贏家和輸家。
輸家是美國和全世界數百萬失去存款、工作的人。
而最大的贏家則是中國。今年9月,中國超過日本成為美國政府最大的債權國。中國擁有近6000
億美元的美國國債,約佔美國國債總額的10%。中國正逐漸成為美國的貸款銀行。就目前來說,
美國無法減少對中國的依賴。
現在很難預計中國將如何應對這一國際經濟體系的新角色。
2009·投票
中國先從困境中恢復排名老二
據《金融時報》昨天報道,在誰最先從危機中恢復的評選中,中國排名第二。數十位經濟學家預測未
來最先從衰退中恢復的國家並進行投票。
結果顯示,世界經濟的老大美國儘管傷痕纍纍,但仍然得到眾多專家的青睞,以36票高居榜首。中國則
憑藉舉世矚目的救市方案和龐大的國內市場以19票名列第二。
經濟學家朱利安·傑索布認為,中國和日本從2009年中期開始恢復。中國政府有足夠的措施來有效的
刺激內需。從危機中恢復較快的國家往往是受國際收支失衡影響較小的,中國和日本正屬於此類。
渣打銀行研究主管約翰·卡夫利認為,美國將最先恢復。因為它採取了大規模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方案。
誰先走出衰退票選結果
1美國36票 2中國19票 3歐洲(除英國)7票 4新興國家3票 5英國3票 6澳大利亞1票 7日本1票
2009·內需
世界經濟復甦中國成關鍵
據《日本經濟新聞》報道,該報與中國、南韓多家有影響力的媒體共同發起的聯合調查顯示,中國是今後最有希望的市場。
在這項針對中日韓三國經營者所做的調查中,被調查者均認為中國是未來「最有希望」消費他們所生產的產品和服務的國家。
此外,三國經營者還一致認為,中國的內需將成為世界經濟復甦的契機。
南韓媒體和《華爾街日報》認為,印度、中國、南韓更有投資魅力。
2009·人民幣
持續大幅貶值可能性小
《金融時報》的報道預測,中國外匯儲備2009年很可能突破2萬億美元。在當前條件下,人民幣匯率出現持續、大幅度貶值的可能性很小。
美國經濟深陷危機,僅靠匯率貶值並不能從根本上扭轉外需不足的局面;其次,央行幹預人民幣匯率的副產品——鉅額美元儲備承受著嚴重
的貶值壓力。
隨著美國政府赤字的大幅攀升,美元的長期基本面將繼續惡化;再次,奧巴馬即將就任美國總統,基於民主黨和工會的傳統聯繫,和他此前
的貿易保護主義言論,中國若允許人民幣大幅貶值,很可能引發美國方面的反彈,導致中美之間的摩擦。
2009·油價
油價能否飆升要看中國臉色
《華爾街日報》的文章說,油價看漲人士認為2009年油價可能重新維持在三位數的高位,中國和印度的
中產階級不斷增加的石油需求將給油價帶來持續的上行壓力。高盛集團的一位分析師甚至預計油價將達到每桶200美元。
2009·股市
穩定股市挽回散戶信心
《金融時報》對2009年中國股市是這樣預測的,中國股票市場在2008年經歷了從牛市跌至熊市低穀的階段。
儘管中國直接投資於股市的居民只佔少數,但散戶代表了國內最富裕的人口部分,與其所佔消費的比例失衡。
為了挽回這個重要消費群體的信心,《金融時報》預計中國將採取進一步的刺激措施來穩定股市。
2009·挑戰
GDP增幅確保上8%
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主席李晶認為,2009年將是中國經濟面對考驗的一年。出口業疲軟,國內房地產市場不振,
樓市低迷已對鋼材、水泥等行業造成連鎖效應,並影響了消費者的信心。
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的重點目前已轉至保持國內生產總值(GDP)增長於8%以上,若低於此水準,會引發失業率上升風險。
新加坡《聯合早報》的一項調查顯示,在中國31位知名經濟學者中,超過六成預測中國2009年經濟增速會繼續回落。
在這些學者中,有高達93.5%的人認為,2009年的GDP增幅會在7%—10%之間。
- Feb 05 Thu 2009 09:27
看見中國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